IQOS资讯网

与其做“高铁烟”不如做“更适合坐高铁抽的烟” 你说呢?

随着高铁的成熟与普及,硬生生创造出了高铁吸烟这个新的消费场景。

不同于原来普客列车出行,既可以选择在车厢连接处吸烟,又保证每个车站至少有五六分钟以上的停车休息时间,而乘坐高铁的时候,烟民们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、利用一切机会争分夺秒地解决需求,务必在短短两三分钟的间隙就完成全部动作。

因为时间的急迫,留给大家的时间不过两三分钟,也就延伸出来很多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。由于吸食过程的仓促,急匆匆三口两口让人精神和身体上都很紧张迫切,完全不同于常规环境下轻松舒适的消费体验,对轻松感、顺畅度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同时带来了很大的浪费,往往只抽了几口就被迫掐掉,无形之中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。

看起来,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痛点。有敏感而果断的品牌从中看到了机会,针对这些痛点推出了主打高铁场景的“高铁烟”,按照品牌的意图,通过改变烟支形态,改进烟气流量,改善吸食体验,以更好的适应高铁场景。然而,不管是销售数据的还原,又或者实际消费的热度,被寄予厚望而又像极蓝海的“高铁烟”最终都没有预期的效果。

这样的结果,让“高铁烟”这个概念多了几分自娱自乐的色彩。

这让笔者想到了“凉露”——专门以吃辣喝的酒为主题的品牌,在无辣不欢但事后辣不堪言的又爱又恨中,看起来所设计的场景和购买理由非常充分,“凉露”甚至还总结出吃辣喝酒的“7个难受”来表明立场。只是,吃辣为什么还一定要喝白酒,就不能喝啤酒或者不喝酒?除了吃辣的时候喝,其它时候就不能喝?

这个看似精准的定位细分,实则把自己局限到了非常狭小的市场空间,同时把吃辣的场景绝对化和单一化。如果是我,就不会用“吃辣喝的酒”为主题,而“喝起来不辣的酒”,“更适合吃辣喝的酒”,“与吃辣更配的酒”,不仅适用的场景更宽泛,而且表达的主题更合理,或许才是更适合的表达。可以作为参考的是,嗜辣的川渝两地都还没有流行喝“凉露”。

同样的道理,“高铁烟”以及高铁这个场景建立在绝对的排他性,或者说充分的必要性基础之上,而品牌的努力并没有固化这样的前提。论产品,绝大部分短支烟包括细支烟都能够满足基本需求;讲氛围,品牌并没有真正融入到高铁场景并提供相应便利性;说强度,虽然高铁绝对用户群体非常庞大,但换算到单个乘客的绝对时间并不算多。